您好,欢迎来到华百科平台
藏族舞
本词条由 钟大叔 编辑发布

藏族舞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称,是以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基础,再融入舞蹈的表达形式。藏族舞通常辅助于音乐、歌声、乐器,着重表达虔诚的宗教信仰以及繁复的劳动生活。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主要流行于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

词条类别

其他艺术

中文名

藏族舞

起源地

中国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区

起源时间

可追溯到原始社会

流行地域

中国西藏、青海、甘肃等地区

目录

     简介

    藏族舞是藏族民族舞蹈的总称,是以宗教文化和民族文化为基础,再融入舞蹈的表达形式。藏族舞通常辅助于音乐、歌声、乐器,着重
    藏族舞藏族舞
    表达虔诚的宗教信仰以及繁复的劳动生活。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主要流行于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区。

    藏族舞起源于原始社会,最初是以祭祀为主,被视为与神灵沟通的手段,吐蕃王朝时期达到兴旺,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在舞蹈中加入了佛教元素,产生了新的舞蹈形式,再后来用来娱乐和庆祝。藏族舞是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有歌就有舞,有舞必要歌,所以是一种歌、乐、舞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舞蹈时主要以下半身的动作为主,遵循“颤”“开”“顿”“左”“绕”等美学原则,不颤不美。藏族舞的种类极其丰富,如谐、卓、果谐、堆谐、牧区舞、热巴等。

    2006年巴塘弦子舞、弦子舞(芒康弦子舞)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锅庄舞(昌都锅庄舞)、锅庄舞(迪庆锅庄舞)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弦子舞(玉树依舞)被国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锅庄舞(囊谦卓干玛)、锅庄舞(马奈锅庄)、锅庄舞(称多白龙卓舞)、锅庄舞(甘孜锅庄)被国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21年,锅庄舞(甘南锅庄舞)被国家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关于起源


    图腾崇拜起源说

    远古时代各氏族部落都有各自的图腾崇拜物,藏族的祖先基于万物有灵,将各种动物、植物、天象等视为神圣的图腾对象,成为本氏族的“图腾崇拜物”。并通过舞蹈来表达崇拜和敬意。从青藏高原岩画中就可以看到当时藏族的祖先崇拜日、月、天、神、鸟、兽的图腾舞蹈场面。

    劳动起源说

    远古时期人们群居于山洞中,为了抵抗野兽的侵袭,他们共同打制石器。他们依靠狩猎和采摘植物果实生存,在此过程中他们不断用劳动改造世界,审美和智力也不断发展,他们开始模仿一些劳动动作,藏族舞就起源于生产劳动中的形象动律。如青海康巴藏族舞蹈的许多动作就是直接模仿骑马、射猎、收割、剪羊毛等生产活动。除此之外,还有模仿鸟兽动作的舞蹈。

    萌芽时期


    远古社会时期藏族舞蹈主要以祭祀和仪式为主,用于祈福、祈雨和驱邪。他们举行舞蹈活动,希望能消灾避难,保障人畜安全。这些舞蹈活动旨在告慰先祖、安抚神灵,以期望获得祝福、摆脱恶运、解脱困境,同时祈求部落的平安。通过舞蹈,表达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苯教时期,苯教的重要活动就是祭祀,而舞蹈是当时的祭祀手段之一。因此苯教吸取了原始舞蹈和图腾舞,形成了早期的巫舞。

    松赞干布建立吐蕃王朝后,迎来了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大繁荣时期。为藏族舞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在颁布“十普法”时,王室和民众一起举行了欢庆会,根据西藏高僧萨迦索朗坚赞所著《西藏王统记》对当时的记载,吐蕃时期藏族的土风舞、拟兽舞、鼓舞和宗教性的巫舞等已十分兴旺。

    公元八世纪,为了限制苯教发展,巩固皇室统治,遂派遣使者迎法师进藏。在佛教西藏化的过程中,莲花生大师修筑山南桑耶寺时,吸收了西藏早期本土宗教苯波教的祭祀舞蹈形式和大量西藏民间舞蹈要素,并创造了一种新的舞蹈形式,即头戴各种神祗面具的程式性舞蹈,被称为羌姆。羌姆成为宗教仪式和藏族民众用来驱鬼求神、造福来世、宣扬佛法天命、解说因果关系以及表演佛经故事等祭祀活动中重要的宗教舞蹈。

    公元十世纪阿里地区建立了古格王朝,地处交通要道,四通八达的地理位置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民间舞蹈不但有了新的发展,还出现了新的舞蹈品种,这时的“嘎尔”“宣”“野牛舞”“果谐”“狮子舞”“孔雀舞”等歌舞品种,已经逐渐丰富、成熟。此时表演“果谐”时已用“扎年琴”来伴奏;“宣舞”不仅是女子表演,而由男女混合表演。公元1042年古格王迎请传教印度教的阿底峡大师时,便在迎接典礼上将宣舞作为主要表演内容 。

    公元十一世纪藏传佛教高僧米拉热巴时期,藏族民间舞蹈走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米拉热巴编排了一种新的舞蹈形式“热巴”,是采用苯教的“手鼓”“牛尾”等法器,吸收古代图腾舞和苯教巫舞以及羌姆中的素材,用道歌的形式编撰而成的。

    发展演变


    公元十二世纪末到十三世纪初,藏族舞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萨迦班智达·贡嘎坚参著《智者入门》中对藏族民间舞蹈有专门的论述,把“舞蹈九技”的内容变成“诗歌写作九技”,要求舞蹈像诗一样形象生动,富有诗意。而且对舞蹈的步伐、手的动作、音乐等配合上也有具体的论述。这些论著的产生对西藏民间舞蹈的分类、规范和发展、创新起到了推动作用。

    公元十四世纪西藏各类民间舞蹈更加兴盛。传说汤东杰布立志为众生谋利,在雪域高原建造铁索桥。为了募集建桥资金,组成了歌舞演出班子,并吸收了热巴舞蹈艺术的多种形式,如歌舞、韵白、短剧、面具和旋转技巧等。此外,还融入了藏族群众喜闻乐见的佛经传记、民间传说和宗教仪式等元素。他亲自编导节目,设计唱腔歌词,并编排了具有简单情节的歌舞剧。这样的创作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元素,丰富了演出的形式和内涵,推动了藏族民间舞蹈的发展和创新。这就是藏戏的起源。传说汤东杰布还在西藏东部林芝地区米林县南伊乡亲手创建了一种手鼓舞称“央久嘎尔”。

    公元十七世纪末到十八世纪初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诗歌集《仓央嘉措情歌》流传深远。他的情歌不分地域和年龄,不论是在农村,牧场,城镇,大人还是小孩都会唱他的情歌。他的情歌也对藏族民间歌舞的发展和革新起到了重要作用,不管是“果”“堆谐”还是“襄玛”“谐”中都有他的情歌,还根据情歌而产生了新的舞蹈语汇。

    公元十八世纪末,西藏地方主事大臣多仁·丹增边觉对“堆谐”“囊玛”加进了新的内容,使它成为西藏最高雅的艺术品种。1790年多仁·丹增边觉因被诬告押解进京,后乾隆皇帝亲审,获释。获释后在京休养时潜心学习昆曲、京戏等汉族音乐,学习扬琴、笙、胡琴等,并把他们带回拉萨,使舞蹈的伴奏乐器从单一的扎年琴发展为扬琴横笛、毕旺、串铃等乐器的组合伴奏,在间奏中加入京戏元素。并且在舞蹈中增加新的礼仪动作,类似汉族的“作揖”。

    西藏和平解放后,随军部队的文艺工作者,将革命的种子带到了西藏。藏族舞蹈加入了歌颂中国共产党和人们憧憬新生活的元素。

    “文化大革命”时期,藏族民间舞蹈艺术被指责为“轻歌曼舞,摇头晃脑,封建杂草,异域情调”,一批藏族的舞蹈艺术骨干被视为“文艺黑线的的干将”“修正主义的苗子”等等,藏族的舞蹈事业和民族舞蹈人才几乎毁于一旦。

    新时期发展


    现代藏族舞蹈继续演变和发展。它们不仅在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还被用于文化交流、艺术表演和旅游展示。如2021年中国舞蹈家协会先后前往黄南、玉树藏族自治州对授予的文艺之乡进行了采风和回访,在政府和各部门的组织下,采风团先后走访隆务镇四合吉村、吾屯上下庄村、保安镇尕队村和浪加村、霍尔加村、唐卡画院、文成公主庙、禅古寺、结古寺等村落、寺院,欣赏当地的藏族文化,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巴塘草原举办藏族舞蹈论坛,跨领域的交流互动拉近了大家之间的距离。2023年的首趟“心连心·京藏号”旅游列车从北京西站出发,途经西宁、拉萨、林芝、山南等地,在发车仪式上身穿藏族服饰的姑娘们为旅客表演了藏族舞,受到了大家的欢迎,该项目了推动西藏旅游文化市场发展。

    艺术特点


    表演风格

    “颤”“开”“顺”“左”“绕”是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它们共同构成了藏族舞蹈与其他民族舞蹈不同的美学概念。这五大元素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积累形成的审美标准。 除了上述共同特点外,藏族舞蹈在动律上普遍遵循着“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辗转”“四步回转”的基本规律。基于这些共同规律,藏族舞蹈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变化,并通过手势的运用、腰身的韵律以及音乐的差异来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动作特征


    手部动作

    藏族舞的基本手型是手指并拢,虎口自然张开,掌心放松。手位一般有扶胯(双手手掌扶于胯上,手指贴胯)、单背袖(一手扶胯,一手屈肘90°于肩上,手心向前)、旁展单背袖(一手屈肘90°于肩上,手心向前,一边手的肩膀略下方自然直臂)、旁展单提袖(一手在头上方提袖,手心朝下,一手侧旁略下方自然直臂)、前后手(一手屈臂于体前,一手屈臂于体后,手心向上)、单手礼(重心置于左腿半蹲,右腿斜前45°脚跟点地,上身右倾,右臂摊向右斜前,左手手心扶住右肘)、双手礼(上身前倾,双手手心向上摊于体侧,双手捧哈达状)。

    舞袖、绕袖、摆袖、甩袖、撩袖等动作是由藏族服装的长袖特点所决定,舞者通过摆动手臂和手腕,衣袖舞动起伏。

    脚部动作

    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脚形是自然勾脚。脚位一般有自然位,脚跟自然并拢,脚尖略微分开;丁字靠步,站丁字步,前脚勾脚,脚跟着地;旁点靠步,自然位,一脚脚掌旁点地,略屈膝。

    基本动律


    藏族舞蹈在动律上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由于藏族人民居住地区海拔较高,氧气较为稀薄,且经常背负大量物品,因此藏族人民的发力点主要在下半身,因此藏族舞蹈的动作特征的发力点在下半身。在膝部,舞者可以展现连绵不断、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者连绵柔韧的屈伸,显示出不同的速度、力度和幅度。这种连续不断的颤动或屈伸运动会影响步伐的重心移动,并带动上肢的轻松运动。藏族舞蹈中的手臂动作大多是附随身体而动的,在训练中要求膝关节保持松弛的状态,同时具备柔韧性和弹性。上半身的动作则与膝关节的运动相适应。

    服饰道具


    藏族服饰的主要特点是长袖、肥腰、长裙、大襟、带有金银珠玉饰品、右衽、编发、长靴等,跳舞时呈现出襟飘带舞的意境。表演时温度较高,可以将袖子脱掉。女性表演者一般都会进行编发,发辫中固定珊瑚、玛瑙、松耳石和琥珀等饰品。

    藏族人民自古以来认为鼓具有吉祥和欢乐的象征意义,被视为与神灵祝福相连的重要器具。在祭祀和节日舞蹈中,使用鼓击打的表演是必不可少的。鼓在藏族舞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通过鼓的节奏和声音,能够增添舞蹈的仪式感和活力。现今的藏族舞蹈仍然会运用鼓作为道具,并将其融入到当代的舞蹈创作中。

    音乐特点


    在解放之前,西藏是一个封闭的封建奴隶制社会,这一特点在藏族的舞蹈音乐中就有表现。由于长期封闭的原因,宗教的内容在其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舞蹈音乐旋律中常常散发着神秘、压抑、唯美的特点。藏族舞的音乐伴奏主要有二胡、竹笛、唢呐、大鼓,以二胡为主,有时专人伴奏,有时舞队第一人边舞边奏。后来又增加了风琴、鼓和擦。为了更好地体现神秘和压抑的民族情结,低沉浑厚的大号筒经常被加入到音乐中。此外,舞蹈音乐中还融入了西藏人所特有的高原人声,使得音乐更加独特。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西藏与外界的交流不便,文化交流相对受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西藏的舞蹈和音乐保持了传统和典型的特色,展现了较为内向的风格。

    舞蹈类型


    藏族舞蹈依据不同的风格特点,大致分为民间舞、宗教舞、宫廷舞、戏剧舞四大类。其中民间舞蹈是依据舞蹈形态分为谐舞、卓舞、热巴舞、弦子舞、堆谐、囊玛。宫延舞主要包括噶尔舞、踢踏舞、仪式舞等。宗教舞主要包括羌姆舞、苯教祭祀舞等。

    民间舞 


    堆谐(踢踏舞)

    堆谐属于表演性的舞蹈,又称为 “踢踏舞 ”。“堆”即“上部”之意,“谐”即民歌,“堆谐”就是从上部民歌发展起来的歌舞,并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完整的舞蹈结构和固定的曲调。舞蹈的每一曲调都有引子、舞蹈表演、结尾3个组成部分。舞蹈表演时,舞者先喊一声 “拉索”,然后乐曲奏起,舞者在乐曲声中做比各种各样长短、轻莺不同的踢踏声,最后在快速的踢踏高潮中结束。

    锅庄

    锅庄是一种自娱性的藏族舞蹈,每逢年节、秋收、结婚等喜庆日子都要跳锅庄。舞者可以是男性或女性,人数没有限制。跳舞时,人们列队站成半弧形 ,或手牵手,或扶肩,随着领舞者边歌边舞。舞蹈开始时,各队先相互致礼,然后唱 “见面曲”,再问答唱和,边歌边舞。藏民们通过这一舞蹈活动,来抒发对生活的赞美之情 。 

    弦子

    弦子是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藏族民间舞蹈形式,是典型的农区歌舞形式。主要流行于云南、巴塘、昌都等藏区,其中以”巴塘弦子”最为有名。弦子表演时,有一领舞者边演奏藏式二弦琴,边率领人们舞蹈。舞蹈动作以 “拖步” “点步慢转”“叉腰颤步”为主,再加之甩摆双袖,使舞蹈轻盈秀美,并成为藏区最普遍最盛行的民间传统舞蹈形式。

    果谐

    果谐是藏族民间舞蹈的一种形式,属于自娱性的民间舞蹈,也称“荀谐”或者“戈谐”,意为 “围成一个圆圈跳舞”,属于农区舞蹈形式。主要流传在西藏的阿里、日喀则、山南、江孜以及拉萨附近的地区。舞者人数不限,多在田野、广场表演。表演时,男女舞者围成大圆圈,边歌边舞。歌有齐唱、轮唱、领唱、伴唱等形式,舞蹈中还夹杂一些 “去去去”等呼喊,更增添舞蹈的热烈气氛。

    热巴

    热巴是藏区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是一种集歌舞、对话、快板、杂技、戴面具的小节目等内容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舞蹈表演形式,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东部林芝、昌都和四川甘孜及云南迪庆州等地。热巴舞起源于11世纪的金沙江、澜沧江两岸,是早期民间艺人飘泊流离时以艺求乞的谋生手段。由于表演时,男舞者穿一种腰系辫穗样的流苏裙,而被人们称之为热巴。另外,这个舞蹈表演时,舞者常持手铃或手鼓,因此,又称之为 “铃鼓舞 ”。热巴有固定的歌颂神祇,祝愿吉祥,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等歌词,不固定的是根据所到之处灵活变化、发挥。

    宫廷舞


    普堆巴宣舞

    “宣”是象雄语,即歌舞之意,普堆巴宣舞是藏族一种古老的自娱性歌舞,起源于民间,并长期流传于拉萨河上游直孔沿河的门巴乡地区。它常在宗教庆典场合表演,因其独特华贵的服饰、动听的歌声以及稳健的舞步而备受群众欢迎。普堆巴宣舞不仅集说、唱、舞为一体,还融合了中藏和后藏民间舞蹈的精华。舞者以说唱的节奏进行舞动,动作简单,步伐迈动有节奏感且欢快。舞者们在表演时,既会边唱边舞,也会边听伴奏边舞。普堆巴宣舞涵盖了宗教、礼仪、风俗以及节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普堆巴宣舞融合了藏戏、舞蹈、说唱等主要的藏民族民间艺术,具有地域和民俗特色。

    宗教舞


    芜姆

    芜姆产生于8世纪,是藏族喇嘛教寺庙中的传统舞蹈,表演者多为寺庙中的众僧,表演场地在寺庙内。芜姆的舞蹈注重腿部动作和腿部的弹跳动作,舞蹈在多年的修改和融合发展中,渐渐失去了原来的驱鬼酬神的意义,已成为民间娱乐性的舞蹈。芜姆的伴奏乐器有法螺、唢呐、大鼓等。

    代表作品


    《洗衣歌》

    《洗衣歌》创作于1962-1964年,是通过解放军班长和小卓嘎两个人物来展开情节的。炊事班长帮助战友洗衣服,以小卓嘎为主的姑娘们主动地为炊事班长洗衣服,一个要洗,一个不让洗,情节均围绕着一个“洗”字展开,歌颂了青藏高原上的军民鱼水之情。该作品集歌、舞、曲一体,开始由笛子吹奏引入,而后进入正歌部分,正歌是由女声表演唱、炊事班长之舞、洗衣舞三个部分组成,最后进人尾声。动作上,该舞蹈以“康谐”弦子舞为素材,同时又大胆地改变原来“果卓”中弓腰含胸的舞蹈动作;洗衣不但用手洗,而且还用脚踩,因而,洗衣劳动的场面就显得活泼,增添了舞蹈气氛和生活色彩。1959年西藏军区文工团在全军汇演中表演了《洗衣歌》。该作品在1964年全军第三届文艺汇演中荣获全军创作一等奖,随后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

    《翻身农奴向太阳》

    大型史诗级歌舞《翻身农奴向太阳》创作于1965年,为了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西藏地方和军队的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创作《翻身农奴向太阳》。它主要讲述了在党的领导下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的过程。它标志着西藏民族歌舞艺术事业向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迈进了一大步。这台节目为中央代表团、拉萨地区的党政军领导、城郊各族人民连续献演了三十几场,破一台晚会节目连续演出场数的纪录。这场舞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更反映了西藏民众的心声。

    《欢腾的高原》

    《欢腾的高原》创作与2021年,最初的版本为《康鼓弦音》以热闹喜庆的情绪为主。8月舞蹈作品入选全国第六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被改名为《雪域暖阳》,它蕴意着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来到了西藏,使西藏各族人民得到了党的关怀和鼓舞,通过舞蹈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喻为雪域高原上的一缕暖阳。为了参加第十三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组评选,更好地体现作品“为人民而舞”的主题思想、展现藏族人民的生活面貌,又进行了打磨和修改,最后取名为《欢腾的高原》。《欢腾的高原》蕴意为藏族儿女在党的领导下过着平安吉祥的美好生活。舞蹈在开场时男主角抛出了一条洁白的哈达,代表着藏族儿女对党和人民吉祥的祝福,展现了藏族儿女在党的关怀下过着幸福的生活,同时诉说了藏族儿女对党的感恩之情。2021年《欢腾的高原》登上了藏历春晚。

    代表人物 

    欧米加参


    欧米加参(1928-2020)出生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他出身贫寒,幼年时随父母流浪,以卖艺乞讨为生,12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巴塘弦子,17岁拜藏族流浪艺人阿谦为师,学习热巴歌舞。欧米加参是新中国第一代藏族舞蹈家,历任中央民族歌舞团舞蹈队队长、副团长、艺委会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音乐研究会理事。1957年欧米加参与人合作编导的藏族歌舞经典节目《草原上的热巴》 ,并且在作品中担任领舞。他在作品中借鉴了传统热巴铃鼓舞的艺术元素,其鼓点有“江轮安戈” (单击) 、“桑冻” (三击) 、“安莫森林” (边击) 、“祝冻” (六击) 、“各冻” (九击)等多种方式,表演过程中舞者边击边舞,并且融入了热巴动作技巧如单脚吸腿蹦子、躺身蹦子、蹲转等。欧米加参还在作品中大胆吸收了传统女子顶鼓旋转、翻身甩鼓、缠头击鼓、正反转击鼓等高难度技巧,让作品达到艺术高潮。该作品在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获铜质奖章,之后成为中央民族歌舞团保留节目,多次出国演出,并被收入彩色电影艺术纪录片《彩蝶纷飞》 ,成为新中国舞蹈历史上民族舞蹈代表性形象。除此之外,欧米加参的代表作品还有《农奴解放》 、双人舞《新生》 、群舞《雪山雄鹰》 、舞剧《百万农奴站起来》独舞《牧羊人》 《高原铁姑娘》参与编创《东方红》等。2017年,欧米加参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舞蹈家荣誉称号。

    夺科(夺杰扎西)

    夺科(夺杰扎西),藏族,1959年出生于四川若尔盖县,现任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阿坝州音舞协会副主席、阿坝师专音乐舞蹈系主任、副教授。1971至1999年,夺科在阿坝州歌舞团工作二十八年,历任舞蹈演员、舞蹈编导、舞蹈队队长、副团长、国家二级演员等职。夺科工作40余年来,先后担任了舞剧《岭.格萨尔三部》双人舞《格斗》等三百余项舞蹈、舞剧主演、领舞和演员,创作了组舞《九寨情思》(与人合作)、舞蹈《牧羊人》等五十多个作品。夺科(夺杰扎西)是第一位在美国大学舞蹈节进行中国藏羌民族舞蹈教学的藏族舞蹈专家,也是第一个到詹姆斯·麦迪逊大学进行教学活动的藏族舞蹈家,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阿旺克村

    阿旺克村藏族人,于1938年出生于拉萨,中国歌舞演员、编导。1953年进入拉萨第一小学读书,两年后以西藏歌舞参观团的名义,赴祖国各地参观演出。参观演出结束后,他留在北京中央民族歌舞团学习文化和舞蹈。1958年,他参加文化部在昆明举办的首届全国舞蹈编导班,学习编导艺术。在学习中,阿旺克村以西藏现实生活为题材,用创造性与西藏的传统歌舞相结合的形式创作的结业作品双人舞《背水姑娘》,表现出他早期的编导才华和良好的演员素质。代表作品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翻身农奴向太阳》、大型歌剧《红旗卷起农奴戟》,有反映农牧民新生活的独幕歌舞剧《热巴人的新生》、歌舞《颂家乡》、表演唱《模范家庭》等。由他编导的歌舞节目有舞蹈《高原苹果香》《雪山红花》《大雁向着太阳飞》《扎根雪山下》,男子独唱《草原新苗》、女子抒情舞《弦子舞》等。除此之外还有论文《浅谈继承和发展载歌载舞的民间歌舞》、 《论西藏登人及其歌舞艺术》《雪域东部的热巴艺术》等。

    文化价值


    藏族舞蹈的宗教价值,宗教行为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而“羌姆”恰恰是宗教行为最直接、最直观的体现之一。通过舞蹈的方式,信仰者能够表达对佛教教义和神圣力量的崇敬和向往。这些舞蹈形态与传统的宗教仪式相结合,为藏族人民提供了一种与神灵交流和沟通的方式,同时也成为传承和弘扬藏族宗教文化的途径。

    藏族舞蹈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它的的发展轨迹折射出了藏族历史的演进过程,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和宗教背景。在文学方面,藏族舞蹈中往往有一些脍炙人口的唱词和神话传说,对藏族文学起到了推动作用。

    藏族舞蹈具有美学价值,藏族舞蹈姿势优美,藏族舞蹈家阿旺克村把藏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归为“颤”“开”“顿”“左”“绕”这五大舞蹈元素,他认为这种特点来源于生活中劳动的习惯性动作,所以不颤不美;服饰艳丽,舞袖、绕袖、摆袖、甩袖、撩袖等动作是由藏族服装的长袖特点所决定,的舞袖动作使得藏族舞蹈更加富有变化和表现力。舞者通过摆动手臂和手腕,将衣袖随舞动起伏,形成流畅的弧线和曲线,增添了舞蹈的美感。

    藏族舞蹈确实具有原生态的艺术价值。在藏族舞蹈中,体现了原生态文化和生活气息。由于藏族舞蹈起源于原始社会,许多动作仍保留着当时人们对生活表达的方式。藏族舞蹈自然朴实与大自然和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舞蹈的节奏、姿态和动作传达了藏族人民对自然景观、动植物以及生命力量的崇敬和赞美。同时也传递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传承现状


    四川阿坝九寨沟勿角乡小学开设了代表白马藏族文化的㑇舞课程,除此之外还有锅庄舞等课程。㑇舞是白马藏族的祭祀舞,内容多以祭祀神灵,祈求保佑和驱鬼辟邪为主。跳舞时,须带有象征着各种动物造型的面具,并模仿动物的动作。如㑇舞面具的有一种是狮头,狮子乃百兽之王,取其威震四方、趋吉避凶之意。

    网络的出现促进了藏族舞蹈的传播,如在新媒体时代, 舞蹈演员刘福洋原创的舞蹈《玛尼情歌》火遍了大江南北。 原创舞蹈《玛尼情歌》在抖音平台收获了超过220万的点赞,《玛尼情歌》一时之间也成了社交舞蹈的代表, 全国各地的许多人跳起了这支舞,并在社交平台分享舞蹈视频, 带动了藏族舞蹈的进一步传播。除此之外,他的原创舞蹈《格桑拉》《北京的金山上》 《浪拉山情》《翻身农奴把歌唱》同样受到大家的喜爱。

    2023年3月,传统藏舞公益推广活动在西安举办,多位藏舞传承人与藏舞爱好者前往西安市进行公益推广与交流。该活动由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服务团三分团主办、北京藏地神韵非物质文化传播发展公司承办,旨在推动藏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与传播。

    相比国内影响,藏族舞蹈的国际影响力较小,藏族民间舞蹈在国外几乎无人问津,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外文化的差异使得藏族民族舞蹈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以及表演形式,难以让国外的人们所理解,一方面是由于传播手段的局限性,国外的人很少有机会欣赏藏族舞。

    相关事件


    2003年12月,张继钢和作曲家张千一因其原创舞剧《野斑马》被侵权为由, 正式向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提出了诉讼。《野斑马》是由张继钢担任编剧与编舞,张千一量身定做音乐,以全动物形象出现的大型原创舞剧作品。该剧在澳大利亚巡演前,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请了澳大利亚编导对该舞剧进行改编。对此,张继钢与张千一认为自己的作品未经授权改编,其行为侵犯了他们的著作权,他们可以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因此联合发表声明,再次明确自身对《野斑马》所拥有的权利,并指出上海东方青春舞蹈团的侵权行为。这是一个成功保护版权的案例。

    创新发展


    2012年重庆芭蕾舞团将藏族舞蹈元素与芭蕾舞相结合,创作了原创芭蕾舞剧《追寻香格里拉》。在舞剧中不仅加入了原生态的舞蹈动作,还在音乐上增添了藏族民族乐器“热巴鼓”,使整个舞剧的风格显得更原始、自然。这是一次有效的创新探索,将藏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芭蕾舞蹈融合,体现了东方藏地的独特风情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

    2014年浙江卫视推出的舞蹈栏目《中国好舞蹈》,节目上几位藏族舞者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其中藏族民间舞者李本尖措更是将现代化的元素融入到了藏族传统舞蹈中。

    2021年藏族儿女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创作舞蹈《欢腾的高原》,该舞蹈以弦子舞和热巴舞为主要创作题材,两种不同的舞蹈形式相互碰撞,这是舞蹈创作上的大胆尝试。作品在创作当中不再拘于常用的“圆形”调度,而是采用了多种队形的变化,在鼓点上编创了360度的格桑花鼓转新颖且高难度的鼓点。
    保护

    2006年弦子舞(巴塘弦子舞)、弦子舞(芒康弦子舞)被国家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弦子舞(玉树依舞)被国家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锅庄舞(昌都锅庄舞)、锅庄舞(迪庆锅庄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锅庄舞(囊谦卓干玛)、锅庄舞(马奈锅庄)、锅庄舞(称多白龙卓舞)、锅庄舞(甘孜锅庄)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1年,锅庄舞(甘南锅庄舞)被列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直孔普堆巴宣舞最早起源于民间,并流传在民间,曾一度几近失传。上世纪80年代开始,罗杰等一批群众收集整理材料,形成了一套珍贵的直孔普堆巴宣舞原生态歌词、习俗的完整资料。2005年,西藏墨竹工卡县相关部门启动了拯救和保护工作。2007年,直孔普堆巴宣舞文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罗杰、觉果、阿吉拉姆等成为“宣”文化重要传承人。2014年,墨竹工卡县门巴乡被命名为西藏自治区文化艺术之乡。



    粤ICP备2021137309号 Copyright © 2023 华百科

    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邮箱szmisz@foxmail.com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本站所有文本、信息、视频文件等,仅代表本站一家观点或作者本人观点,请网友谨慎参考使用,对任何由于使用本站内容而引起的诉讼、纠纷,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